黑龍江:建強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煤炭資訊網 2023/10/4 20:58:03 要聞
建好建強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維護能源安全。
諄諄囑托,殷殷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和主持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謀求振興發展的黑龍江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也提出,要多維度審視省情、挖掘潛力、轉化優勢,積聚振興發展新的強大勢能。作為資源大省,如何發揮好黑龍江省在油、煤等能源資源優勢和石墨烯等新材料資源優勢,建設好國家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記者走近黑龍江省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傾聽他們的聲音。
深耕“油頭化尾”延伸產業鏈條
黑龍江省富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礦產資源。現已發現各類礦產135種,其中探明資源儲量的84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42種之多。
“優越的資源稟賦,賦予了龍江維護好國家能源安全的十足底氣,也為龍江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要素條件。”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員梁謇說,推動資源優勢轉化賦能,關鍵是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升級。我們要促進“油頭化尾”“煤頭化尾”拓展延伸,大力實施“減油增化”,加快發展高端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推動石化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加快推動煤炭從燃料到原料,再到材料“吃干榨凈”,促進產業質增效。
今年8月,龍江化工聚碳酸酯聯合項目(一期)已實現全面中交,預計項目將于10月中旬投料試車,12月底產出合格雙酚A產品。這僅是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向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延伸的一個例證。
黑龍江省堅持把高質量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油頭化尾”發展的重要支撐,聚焦重點規劃的乙烯、丙烯、碳四、芳烴、石化鹽化一體化5條產業鏈,全省重點推進50個化工項目,46個已開復工,6個項目已建成。
如何深耕“油頭化尾”?黑龍江省龍江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軍認為,要通過產業政策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園區配套支撐、安全環保保障等多方共同發力,把“油頭化尾”產業項目的火燒旺,形成集群帶動效應。
“保供”“增智”雙管齊下
龍煤集團是省屬最大的能源企業,其戰略性功能定位就是以保障龍江能源安全為己任,切實發揮省內煤炭保供“壓艙石”、能源開發“主力軍”作用?!敖ê媒◤妵抑匾茉醇霸牧匣?,是習近平總書記交付龍江的重大任務,也是龍煤集團必須擔當的使命和責任?!饼埫杭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佳喜說:“近年來,龍煤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數字賦能產業升級,大型和新建礦井全部智能化開采,所有洗煤廠、發電廠實現智能化管理,由傳統能源企業向數字化企業轉型。堅持做強做大煤炭主業,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礦井升級改造,加快現有新礦井建設,有序釋放優質產能?!?/span>
對此,黑龍江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院長肖福坤也持有同樣觀點,他談到,黑龍江省煤炭資源優勢明顯,建好建強國家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一要“保供”,要加大資源勘查投入,提升資源供給保障能力。積極推進精準資源勘探,加強深部資源勘查,增強接續資源獲取能力,保障生產礦井接續和新井建設。加快升級改造煤礦建設步伐,有序釋放安全優質產能。二要“增智”,要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要推動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
向新興產業要發展
既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又要著眼未來視域,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近年來,龍煤集團堅持煤與新能源優化組合,強化與中國一重、華能、大唐等央企深度合作,建成投產光伏、風電、煤層氣、氫能等新能源項目,“源網荷儲”一體推進,參與打造龍江東部新能源基地,實現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綠色低碳發展。
“未來產業”正在成為我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謀求國家競爭新優勢、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所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科研處,二級調研員、副研究員王勇剛說,近年來,各省紛紛謀劃“未來產業”。黑龍江省可以結合石墨產業特征,聚焦石墨在“未來產業”中的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為石墨產業拓寬發展空間。
黑龍江省石墨資源豐富,已基本形成從資源開采、材料制備到下游應用及相關配套的產業鏈,現有高純石墨、石墨紙、負極材料、石墨電極、石墨烯等20多種深加工產品,建有國家石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
王勇剛說,當前應聚焦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特別是服務“未來產業”、服務國家發展的關鍵技術開展科研攻關。既要做好與國內重點實驗室、重點企業、高校院所之間的技術合作,也要做好與國外相關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以技術提升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同時,全面梳理黑龍江省石墨加工企業技術情況,以龍頭企業為牽引,應用數字技術帶動小企業提升落后產能。(記者 孫銘陽)
來源:金臺資訊 編 輯:徐悉
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本網通訊員除外),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